38、任不齐
春秋末年楚国人。姓任,名不齐。
39、商泽
字子秀。春秋末年鲁国人。商氏,名泽。
40、壤驷赤
春秋末年秦国人。复姓壤驷,名赤,字子徒。
41、颜之仆
春秋末年鲁国人。颜氏,名之仆,字叔。
42、荣旂
春秋末年鲁国人。姓荣,字子旂。
43、申D
春秋末年鲁国人。申氏。
44、罕父黑
字子索。
45、秦祖
孔子弟子,字子南,春秋末年秦国人。
46、石作蜀
春秋末年秦国人。复姓石作,名蜀,字子明。
47、公祖句兹
春秋末年鲁国人。复姓公祖,名句兹,字子之。生卒年不详。
48、冉季
春秋末年鲁国人。冉氏名季字子产。生卒年不详。
49、公孙龙
春秋末年楚国人。姓公孙,名龙,字子石。
少孔子五十三岁。
生于鲁定公十二年(前498),卒年不详。
50、曹恤
春秋末年蔡国人。曹氏名恤,字子循。《 史 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言少孔子五十岁。生于鲁定公九年(前501),卒年不详。
51、冉孺
春秋末年鲁国人。冉氏名孺字子鲁。《 史 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言少孔子五十岁。生于鲁定公九年(前501),卒年不详。
52、颜幸
春秋末年鲁国人。姓颜名幸,字子柳,少孔子四十八岁。生于鲁定公七(前503),卒年不详。
53、巫马施
春秋末年鲁国人,一说陈国人。姓巫马,名施,字子旗,亦称巫马旗、巫马期。以勤奋著称。
54、公西赤
字子华,鲁国人。小孔子四十二岁。束带立 朝 ,娴宾主之仪。孔子认为他很谦虚。
55、梁鳣
春秋末年齐国人,姓梁名鳣,字叔鱼。小孔子二十九岁。汉追子京侯。唐代开元二十七年,追封为“梁伯”宋代大 中 祥符二年,加封为“千乘侯”明嘉靖九年改称为“先贤梁子”。
56、有若
字子有,鲁国人,(前515—?)字子有。小孔子四十三岁。博学强识,雅好古道。 长 相肖于孔子。孔子死后,门人思之不已,便把他当作孔子,以师礼事之。只是他徒有孔子的 长 相,没有孔子的学问,众门人有问,他答不出,众人怫然,又把他赶下了师座。
57、公伯寮
春秋末年鲁国人,生卒年不详。名列第二十四,作为孔子的重要弟子加以介绍。
58、漆雕开
名开,《 史 记·仲尼北子列传》《集解》谓其为鲁人。字子开。则生于公元前540年。卒于何年, 史 料无征。
59、高柴
名柴,字子羔。亦称子高。春秋末年卫国人(一云齐人)。约生于公元前521年,死于何时未见文献记载。
60、颜无繇
颜路,名无繇(由),字路,春秋末年鲁国人。颜路生于公元前545年,卒年不详。
62、商瞿
名瞿,字子木。春秋末年鲁国人。少孔子二十九岁。对《易》极有兴趣,得孔子真传。
63、曾参(前505~前435)
姓曾,名参,字子舆,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,是黄帝的后代,也是夏禹王的后代,是鄫国(缯国)太子巫的第五代孙。父亲曾点(曾皙),母亲上 官 氏。生于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 日 ,死于公元前435年生于东鲁,移居武城,十六岁拜孔子为师。他勤奋好学,颇得孔子真传。
积极推行儒家主张,传播儒家思想。孔子的孙子孔伋(字子思)师从参公,又传授给孟子。因之,曾参上承孔子之道,下启思孟学派,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,又有发展和建树。他的修齐治平的Z治观,省身、慎独的修养观,以孝为本,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 中 国两千多年,
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,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。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,在儒家文化 中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。曾参以他的建树,终于走进大儒殿堂,与孔子、孟子、颜子(颜回)、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。
64、曾蒧
孔子曾使诸弟子各言其志,独称曾点“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 归 ”的潇洒。可是谁想像得到,就是这位高蹈脱俗之人,竟因为一棵瓜秧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!
65、仲由
字子路,又字季路,春秋末鲁国卞。孔子得意门生。以Z事见称。 性 格爽直率真,有勇力才艺,敢于批评孔子。做事果断,信守诺言,勇于进取。曾任卫蒲邑大夫、季氏家宰。是孔子“堕三都”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。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,在内讧 中 被杀。
66、卜商
字子夏,卫国人。小孔子四十四岁。孔子说“商始可以言《诗》已矣。”鼓励他要做“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。”孔子死后,于西河行教。治学严谨,敢于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