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江大潮以前在老百姓眼里可不是啥风景,那玩意儿是真要命的。年年发大水,堤坝修了冲,冲了再修,根本挡不住。人都说江里有个潮神,专门在八月十八这天出来搞事情,潮水能卷走百吨巨石,谁也拦不住。
后来出了个厉害人物叫钱镠,是吴越国的国王。他一听这事儿就火了,觉得这潮神不干人事,哪有神明专门祸害百姓的。他直接下令准备两万支箭,说要跟潮神干一架。手下人吓得不行,他二话不说先抽了一鞭子,说还没打就怂,真没出息。
到了八月十八那天,钱镠亲自上阵。远远看着江面冲过来一堵几十丈高的水墙,浪尖上还有个骑白马的白衣人,那就是潮神。本来安排的士兵被山卡住过不来,钱镠自己跑去把两座山崖硬生生给推开了,开出一条大路让士兵通过。
他先礼后兵,写了诗扔进江里想劝退潮神,结果没用。潮水反而更猛了。钱镠也不废话了,下令万箭齐发。两万支箭对着潮头射过去,潮水真就慢下来了。第二轮箭射完,潮头直接退到六和塔那边,肚子都瘪了。从那以后潮水到那儿就拐弯,成了个“之”字形,所以钱塘江也叫之江。
这故事当然是编的,但钱镠这个人真治过水患。他搞了个叫“石囤木桩法”的技术,用竹笼装石头打地基,外面再加木桩和大石块,修的堤坝特别结实。这才真正把潮水给治住了,老百姓为了纪念他,才有了钱塘江这个名字。
我以前只觉得钱塘江大潮是壮观,听完这些老故事才明白背后有多少无奈。古人对付不了自然就编出潮神这种说法,再弄个英雄射潮的传说给自己打气。现在知道钱镠是真靠技术和实干解决问题的,比神话靠谱多了。不过现在看大潮还是得小心,新闻里说的“鬼王潮”听着就吓人,七月半那会儿潮水特别猛,真不是开玩笑的,安全最重要。